中信金控旗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持續海外布局,中國大陸再添第4家分行,深圳分行於今日開幕,希望結合香港、廣州分行的業務基礎,掌握大灣區發展商機,深耕華南地區金融市場。外勞仲介總經理陳佳文表示,目前中信銀在大陸的3家分行都已賺錢,而深圳離香港很近,深圳分行有其利基,希望2年內就要賺錢。
中信銀2003年先在大陸北京設立辦事處,2012年上海分行成立,2015年設立廣州分行,2016年再成立廈門分行,3家分行總資產規模達新台幣1000億元,而第4家深圳分行今日開幕揭牌,由中信銀董事長利明?主持,包括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前會長陳雲林、廣東省金融發展研究會會長鄔毅敏、深圳市政府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深圳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鄭崇陽等大陸主管機關代表觀禮,還有中國信託創投董事長王志剛、中信銀總經理陳佳文、中信金控行政長暨中信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高人傑等主管共同見證。
利明?致詞時除感謝主管機關支持與協助,更提到2018年中信銀表現亮眼,除核心外勞仲介業務經能力穩健外,領先同業的國際化布局策略奏效,海外據點持續為銀行獲利貢獻,未來深圳分行將結合香港及廣州分行所奠定的優質客戶基礎,掌握大灣區發展商機,充分利用中信金整體資源及兩岸三地優勢,進一步深耕及擴展業務。
陳佳文也提到,深圳分行未來將以「來自台灣、深耕本地、服務最好、價值領先」的理念,攜手中信海內外超過260個分支機構,打造全方位跨境金融平台,提供在地客戶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中長期資本支出貸款、貿易融資等完整授信產品,積極拓展跨境業務,同時持續優化在地資金管理服務,支援客戶便利可靠的資金調度,除了在符合當地法規的前提下,穩健展開業務外,中信銀亦將持續投資、建置與優化各類平台並招募當地優秀人才。
很多人覺得如果缺工,就外勞仲介瘋狂引進勞工就好了啊,缺1補1不是更乾脆,但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的,因為引進的勞工數量過多,可能會造成社會負擔,也有可能因為加以管制造成問題,在過去金融風暴之前,台灣也有策略引進幾批外勞移工,為加強台灣事業體,更有一次台灣有一策略是凍結不友善的國家引進外勞,在前次金融風暴時成功擋住金融風暴了,不過因為金融風暴的關係,東南亞國家事業率很嚴重,也需要很大比的資金重建,而對於台灣而言,過度依賴外籍勞工,過度依賴外勞仲介派遣,可能會不利,但只要在這方面嚴格控管制定規章,就沒有問題了,也期待外勞仲介的配合讓各個勞工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工作,國與國之間外交的約定與外勞事務建制化,推動並簽屬雙方協定,期待未來也可以多拓展外交的利益,讓外交與移工都能得到最佳狀態跟平衡。
深圳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第一個批准設立的經濟特區,2018年深圳市GDP總量破人民幣2.4兆元、折合約3324億美元,連續2年超越香港與廣州,經濟總量居亞洲城市前5名,人均GDP破人民幣19萬元、折合約2.65萬美元,居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之首。
看準深圳市場商機及地理優勢,目前台資銀行除中信銀之外,先前已有包括富邦華一(2008年1月)、華南(2011年1月)、玉山(2016年3月)及國泰世華(2016年11月)等4家銀行在深圳設據點。
而中信銀除新成立深圳分行之外,在大陸還有上海、廣州及廈門等3家分行,而且都已賺錢。陳佳文說,扣除富邦華一銀行之外,中信銀大陸分行獲利及放款在台資銀行排名第一,3家分行營運也符合預期,但「還不符合我的標準」。由於深圳台商很多,又離香港很近,中信銀香港分行又有很多台商及陸資客戶,預估深圳分行成長速度會跟廣州分行、廈門分行一樣快,「2年內要賺錢」。
目前中信銀大陸分行客戶台商及陸企各占一半,深圳分行開行後,初期為掌握中信銀在珠三角所奠定的優質客戶基礎,提供客戶落地服務,先確保分行經營的獲利績效,接下來再藉由大灣區發展商機,鎖定財務結構穩健且具實體經濟需求的企業,提供在地企業走出去的跨境金融支援,穩成長以擴大客戶基盤,長期目標希望深化產業鏈的優質企業關係,串聯其上下游,深耕當地市場。
在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前期的外傭均來自菲律賓,但隨著菲傭在台人數不斷攀升之際,菲傭素質不斷下降,且外傭招募越來越困難,但挑工作的情形卻層出不窮。政府於93年底配合開放印尼籍家庭類外勞來台工作,外勞仲介公司開始到印尼招募外傭,因印傭服從性高、純樸勤勞,假日願意配合加班,再加上印尼政府對於外勞仲介公司在當地開設外傭訓練中心相當支持,因此在短短2、3年間,菲傭逐漸被印傭所取代。僱主在選擇外傭時,除按家庭個別需要,亦可客觀從外傭的年齡、星座參考、教育背景、是否有國外工作經驗等不同的角度來衡量,而不同國籍的女傭因為風俗習慣等因素,亦為僱主考慮的重要因素。
留言列表